鎮江援疆檢察官為四川務工人員討薪
“護薪人”用心解決了“煩薪事”
金山網訊 “我們到工地上跑了好幾次都沒用,正發愁年該怎么過,是張檢察官解了我們燃眉之急,幫我們討回了血汗錢,離得太遠了,我們無法當面感謝,這面錦旗代表我們的心意。”近日,四川籍進城務工人員楊師傅、馮師傅委托專人,把一面錦旗送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昭蘇墾區檢察院,贈給丹徒區人民檢察院援疆干部張國立。
2022年11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昭蘇墾區檢察院收到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檢察院移交的一份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檢察監督申請,這是該院建院以來受理的首起進城務工人員討薪案件。當事人都是到新疆務工的四川綿陽籍進城務工人員。2021年4月至9月間,當事人在某建設工程工地從事木工、瓦工等工作,工程完工后工資卻一直未能按照約定足額發放。此后,工人代表楊師傅、馮師傅多次通過網絡信訪、到勞動監察部門反映情況等方式討要,但因未能提供足夠證據,始終沒有得償所愿,加上受疫情影響,三十幾名工人日常生活陷入困境。
當時檢察院收到的只是一條申請檢察監督線索,楊師傅等人沒有提供其他相關證據佐證,并且因勞資雙方對工時計算、薪資標準約定不明,勞資雙方對工資結算標準存在巨大爭議。“案件能等,可急需錢回家過年的工人們不能等。”在該院案件討論會上,辦案檢察官張國立匯報完案件后說。
在接下來的近半個月內,辦案人員顧不上休息,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風雪天氣向進城務工人員工友及承建方調查取證,調取言詞證據17份、書證16份。“我們還專門咨詢了建筑行業專家,參考同行業薪資標準和工時認定標準,合理確定了進城務工人員的薪資。”張國立說。
2022年12月13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司法等行政部門參與下,該院對案件舉行了遠程視頻公開聽證,檢察官從法、理、情三方面對欠薪方開展釋法說理,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認定的工時和薪資標準,勞資雙方也均認可,并當場通過轉賬方式將拖欠的3萬元工資發放至每一個進城務工人員銀行賬戶。視頻里,千里之外的楊師傅、馮師傅等工人們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感謝兵團檢察為民討薪,感受三千公里法治溫暖”,紅燦燦的錦旗上,二十個鎏金大字格外醒目。一面錦旗,代表一份肯定;一件案件,輝映一顆初心。據悉,在該案的推動下,該院擬聯合當地勞動監察部門制訂出臺《關于在追索勞動報酬案件中加強協作配合的實施意見》,從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協作配合、建立聯動機制等方面,推進進城務工人員討薪領域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當好進城務工人員的“護薪人”。(王運喜 張馳川)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