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民企,迎著光的方向砥礪前行
目前,2023年經濟向好的發展趨勢成為廣泛共識,很多江蘇民營企業家在經過短暫調整后,立即迎著新年的曙光砥礪前行。
信心,比黃金更珍貴。過去幾年,雖然疫情等因素帶來較大壓力,但江蘇民營企業家依然對發展大勢充滿信心。江蘇民企堅定信心決心穩定生產經營,更大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多措并舉保民生穩就業,為穩定經濟大盤發揮民企作用、貢獻民企力量。江蘇民企在務實中充滿浪漫情懷,并堅定地對未來充滿信心,大家不僅會活下去,而且會活得更好。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努力將信心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
“天如果總是不亮,那就摸黑生存。一旦看到了曙光,那就立刻起飛。”財經作家吳曉波在近期跨年演講里的這段表述,很快就在企業家的圈子里“火”了。江蘇民企一直在練內功、增實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民營經濟在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微企業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基石。當前,中小企業克服了“兩頭承壓中間堵”的困境,不斷搶賽道、去遠方,參與更高級別競爭。同時,“數”“實”融合競逐新賽道,讓江蘇工業經濟韌性不斷增強。當前,智能化、數字化成為很多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很多江蘇企業正加速向這一方向轉型,為企業參與更高層次競爭提供原動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著眼當前和長遠,優化營商環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從當前看,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江蘇經濟運行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唯有加大力度打造更好營商環境,才能幫助市場主體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從5個方面部署多項實打實的硬招,為市場主體迎難而上、發展壯大注入澎湃動力,為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制度紅利。江蘇全面推進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從而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爬過坡、過了坎,堅信前方有好消息。江蘇廣大民營企業家要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堅持以恒心辦恒業、以匠心謀發展,帶領企業戰勝當前困難、創造更大經濟社會效益,真正肩負起“勇挑大梁”重大責任,為江蘇“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金勝)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