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好人氣回升的春運“大考”
1月7日,為期40天的2023年春運拉開大幕。疫情防控“乙類乙管”實施后的首個春運已經開始。“回家過年”的人氣逐漸回升,“流動的中國”又回來了。當下,面對春運人流高峰和疫情高峰疊加的諸多不確定性挑戰,應對好這場人氣回升的春運大考,需要大家清醒認真對待。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響應有關政策和號召選擇就地過年。今年1月8日起,疫情防控調整為“乙類乙管”,“回家過年”重新被漂泊在外的游子們提上日程。這個春運人氣回升成為必然,出行客流自然蹭蹭攀升。
據交通運輸部預測,今年春運客流量約20.95億人次,同比增長99.5%。我市交通運輸部在部署今年春運工作時也明確指出,今年春運將面臨客流從低位運行加快反彈等諸多挑戰和壓力。市交警部門發布春運提示時也指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春運跨區域流動性加速釋放,春運客流總量可能出現大幅度增長。“春運大軍”回溫上演,已成為客觀趨勢。
認清形勢,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應對“熱情升溫”的春運。我市春運首日,鎮江城際站、鎮江南站、丹陽站、丹陽北站、大港南站、丹徒站等開展了春運首日活動,向往來旅客普及鐵路出行知識,發放福字、春聯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市公路客運、公交公司等也有序開展春運服務保障工作。公共服務窗口和單位在人民群眾出行服務保障上做加法,給春運注入了城市溫度。
為了保障水上春運安全,鎮江海事局分別對轄區營運渡船開展專項檢查。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則綜合研判,對自駕拼車、混行交通、駕駛員身體狀況自評等方面風險點作出安全提示。監管更細、更實,交通運輸單位和企業更應細化措施、做好預案和應對。廣大人民群眾更應持續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譚藝婷)
責任編輯: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