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摘要)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全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各類案件9262件,20件案件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56個集體和個人榮獲省級以上表彰。
一、聚焦中心大局,在護航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檢察擔當
全力保障產業強市“一號戰略”。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全力護航經濟發展,起訴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侵商害企犯罪38人,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347人。
傾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落實“鎮合意”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要求,出臺檢察保障二十條措施,著力打造“鎮合意·檢先行”服務品牌,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奮力助推美麗鎮江建設。跟進落實“生態要提升”,聯合公安、生態環境部門成立融合戰隊,開展打擊危廢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141人。
二、扛起職責使命,在維護長治久安中貢獻檢察力量
筑牢政治安全屏障。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工作,開展風險隱患拉網式大排查,57件風險案件落實防范措施,19件信訪積案全部化解。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3人;起訴監委移送職務犯罪81人,原處級以上干部10人。
堅守公共安全底線。加大打擊力度,依法懲治刑事犯罪,批捕758人,起訴4314人。聚焦“疫情要防住”,起訴涉疫犯罪10人,“7·20”妨害傳染病防治案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夯實市域善治之基。從嚴追訴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積極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訴前羈押率降至17%,對輕罪案件不批捕400人,不起訴804人。
三、堅持人民至上,在增進民生福祉中釋放檢察溫度
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保障食藥安全,開展“消字號”產品、散裝食品安全等專項監督,起訴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犯罪33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84件;探索食藥領域懲罰性賠償制度。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依法從嚴打擊性侵、虐待等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58人,起訴76人。堅持寬嚴相濟,對主觀惡性深、犯罪手段殘忍、后果嚴重的未成年犯罪絕不縱容,起訴29人;對輕微犯罪不批捕4人、不起訴9人、附條件不起訴48人。
加強特殊群體權益保障。重拳整治養老詐騙,起訴以養老項目、養老產品為名欺詐老年人犯罪35人。
四、強化法律監督,在維護司法公正中展示檢察水準
持續做優刑事檢察。推動監督關口前移,完善訴偵銜接機制,在全省率先實現兩級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全覆蓋,共監督立案、撤案324件,糾正漏捕、漏訴79人,對偵查活動違法提出糾正意見156件。
強化做精民事檢察。加強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29件。加強釋法說理,對法院裁判正確、程序合法的申請監督案件,引導當事人服判息訴127件,占受理案件的79%。
全面做實行政檢察。加強行政訴訟監督,受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92件,發出檢察建議130件,2起案件入選全省行政檢察示范性案例。
用心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加大辦案力度,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599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116件,行政公益訴訟483件,同比分別上升19.6%和22.3%。
五、突出政治引領,在深化從嚴治檢中提升檢察形象
堅決筑牢政治忠誠。以思想政治建設鑄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和全員政治輪訓,常態化開展專題教育,引導檢察人員淬煉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
夯實基層基礎建設。落實強基導向,出臺聯系指導基層檢察院建設工作辦法,指導基層制定問題清單、細化攻堅方案、確定品牌項目。
馳而不息正風肅紀。持續鞏固教育整頓成果,編制廉政風險防控指引,出臺監督執法、規范司法6項規定,市委巡察整改“回頭看”和省檢察院政治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到位。
自覺接受各界監督。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21次,邀請市人大、市政協專題視察,9件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全部妥善辦結。
2023年工作安排
一是以更高站位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主動及時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報告重大事項、匯報重要工作,確保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二是以更優保障護航中心大局,踐行為民司法。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打造“鎮合意·檢先行”服務品牌升級版,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部署開展法潤民企行動,讓法治成為鎮江現代化建設核心競爭力和堅強保障。
三是以更大力度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完善公益訴訟制度的部署,認真落實中發28號文件精神,開展法律監督質效提升行動。
四是以更嚴要求強化自我革命,鍛造過硬隊伍。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黨建統領,推進政治、業務融合發展,持續推進“鎮星”人才礪劍計劃,一體強化檢察隊伍政治素養、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
責任編輯: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