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聚鎮江 才享榮光”品牌打得更響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4月14日,市委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對標對表黨中央、省委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動員全市上下深化拓展人才“鎮興”行動,推動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濃厚氛圍,全力打造長三角產才城教融合發展福地,攜八方英才共譜“人聚鎮江 才享榮光”新篇章,為扛好“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人才作為強市之基、發展之要、活力之源,持續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特別是去年以來,以人才“鎮興”行動統領人才事業發展,人才政策更加完善,人才資源加速集聚,人才效用愈發彰顯,人才生態持續優化。去年,全市引進支持包括院士在內的“金山英才”計劃人才164人、增長80.2%,人才專項投入5.16億元、增長38.3%,“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由全國第55位上升至第41位。
一座城市擁有什么樣的人才,就有什么樣的競爭力,就有什么樣的前途。事關鎮江發展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都和人才有關。踏上新的趕考路,我們必須站在事關城市興衰、前途命運的高度,深刻把握人才的極端重要性,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人才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意義,積極呼應海外人才加速回流、各類人才向長三角區域流動大趨勢,搶抓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寧鎮揚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機遇,以更大力度推動人才隊伍、人才效能、人才發展治理現代化,持續完善人才“鎮興”行動“1+2+3+N”政策體系,切在人才層次上,既立足市情又適度提級;在人才類別上,既兼顧各行各業又突出主導產業;在人才來源上,既攬八方英才又攻主要渠道;在人才生態上,既改善“硬環境”又優化“軟環境”,切實做到尋覓人才如饑似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把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城市基因”鐫刻更深,把“人聚鎮江 才享榮光”人才品牌打得更響。
現代化建設歸根到底靠現代化的人才隊伍。對于鎮江來說,當務之急是緊緊圍繞打造產業強市人才隊伍、青年優秀人才隊伍、民生保障人才隊伍、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職業技能人才隊伍等六支人才隊伍,加快構建金字塔型人才結構,集聚“鋪天蓋地”的基礎人才、“連天接地”的中高端人才、“頂天立地”的頂尖人才,讓塔頂更尖、塔體更強、塔基更厚。要切實抓好產業人才培育和產業發展需求對接,找準人才和產業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同步規劃產業和人才發展,同步繪制產業圖譜和人才地圖,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實現產才深度融合、量質齊升。要挖掘用好在鎮高校“富礦”,強化城市與高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思維,深化與市外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推動人才聯育、平臺聯建、成果聯用。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做強開發園區,建好各類研發機構、孵化器,持續推動政校院企聯動合作,實現人才與各類平臺的相互成就、互利共贏。要持續深化人才政策創新,完善“揭榜掛帥”等激勵制度,在打造獨具特色、更具溫度的人才生態上下功夫,既著力滿足普遍性需求,又盡力解決個性化需求,讓各類人才都能感到“鎮合意”。
行程千里尤待駿馬良駒,建功立業呼喚志士英才。全市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夯實工作基礎、凝聚工作合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發展優勢,奮力開創鎮江人才工作嶄新局面,為現代化新鎮江建設提供澎湃不竭的發展動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鎮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鄧宇